2015年女排世界杯|世界杯预测|16趣谈世界杯欢乐站|16joke.com

买球队、球员、版权,到底哪个更烧钱 ——从商业和外汇的角度账该怎么算
2025-10-08 02:44:14

解析国内企业海外足球投资:俱乐部、球员与版权的商业逻辑

从苏宁国米到英超转播权,中国企业如何在海外“花钱”又“赚钱”?

作者:Kop火烧云

来源:贸易金融公众号,(ID:trade_finance),华贸融出品

央视一则节目再次将中国足球对外投资推上风口。事实上,早在国内资本竞相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之时,关于这一行为的风险与收益就成为球迷和市场讨论的热点。从外汇管理角度看,这类投资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从商业运作角度,仍有可圈可点之处。

投资模式一:收购海外俱乐部

1. 苏宁收购国际米兰

苏宁以2.7亿欧元购得国米70%股权。该交易表面亏损严重,因其每年亏损超五千万欧元。然而,这种投资不应单纯通过经营利润判断成败。国米的品牌价值、商业运营提升潜力以及对中国市场的辐射力均构成潜在收益。

内部人员流动红利:国米可将高薪外援低价输送到国内俱乐部,大幅降低引援成本。

人才储备价值:通过输送青年球员出国培训并回流,形成梯队建设闭环,提升俱乐部整体实力。

资产流动性保障:若需退出,出售主力球员便可收回部分资金,具备较强的变现能力。

但外汇管理方面,国米的持续注资对母公司形成压力。若无法通过境外融资解决资金问题,可能导致境内资本外流风险。

2. 李勇鸿收购AC米兰

李勇鸿团队通过境外高息贷款完成AC米兰收购,并计划18个月内推动俱乐部港股上市以偿还债务。其做法依赖短期内成绩和关注度提升估值水平。

短期资本驱动:高额转会投入意在提高俱乐部品牌溢价。

财务路径清晰:只要上市成功即可锁定回报。

监管视角中性:相比持续消耗外汇的投资方式,AC米兰收购不涉及大额后续支出。

投资模式二:引进顶级外援

近年来中超掀起“烧钱风暴”,胡尔克、特谢拉等顶级外援相继加盟,迅速抬升联赛竞技和关注度层面的整体水平。

优点:

显著提高俱乐部知名度(如权健靠引援打开知名度)。

增强球队战斗力,带动联赛竞争力(中超连续多年获得亚冠参赛资格)。

提升球迷参与度和赛事收视率。

缺点:

工资和转会费双高,三年内支出等于一个胡尔克。

球员出售难以覆盖购买成本。

但从更广泛文化输出和品牌影响来看,这些支出仍具有战略意义。

投资模式三:购买国际赛事转播权

英超转播权天价交易:PPTV花费6.6亿欧元拿下英超2019-2022三个赛季中国大陆及澳门地区独家转播权,年均成本2.2亿欧元。

合理定价依据:相较英国本土20亿欧元年均价格并不离谱;考虑到中国拥有英超全球约1/6球迷群体,此价位属于市场区间。

盈利路径:除基础用户订阅外,重点在于分销给地方平台、拓展周边产品、开发广告收益。

外汇流出风险:此类交易为一次性支出,且受服务贸易购汇限制较少,易被用作资本出海通道。

当代明诚以5亿美元收购新英体育Cayman公司股权引发热议。尽管新英失去英超转播权,但在其他赛事资源积累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当代明诚与新英并购案背后的资本逻辑

有观点指出,当代明诚或将英超转播资源重新注入新英。问题是,交易中到底是谁向谁支付对价?如果买方反过来要靠注入优质资产来维持被收购方的价值,这类似于破产重组或买壳操作,通常收购价格极低。但新英的估值并不便宜。尽管新英开曼账面仍有现金可用于偿还当代明诚此前融资所形成的债务,但其余交易对价仍需真实支付给IDG等原有股东。

从资本运作角度来看,此次并购可能有助于当代明诚打通香港与开曼之间的资金渠道,为未来融资提供更大灵活性和空间。

监管应聚焦真正的资本风险

相较之下,监管更应关注的是当前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资本运作方式。例如,通过非实物资产高估套取资金、利用复杂交易结构将境内收入转移至境外,或借公司交易名义实现个人利益输送等行为,这些才是真正需要防范的风险点。

有人将当下中国资本在足球领域的投资类比为日本上世纪购买美国资产的行为,认为终将失败。其实这类投资并非一概而论不可取。像足球、篮球等全球热门运动项目具有高度商业价值,适当投资不仅能提升国家体育软实力,也有助于塑造中国资本在全球的良好形象。比起全面禁止,合理的评估机制和适度监管更为关键,这虽难度较大,但也更具现实意义。

当然,如果真有哪位国内资本大佬出手收购利物浦这样的顶级俱乐部,相信球迷们也都会举双手支持。

NESO2015英雄联盟总决赛开战:LZM对Snake
(决赛视频)2017亚锦赛男子团体中国VS与韩国队3: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