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女排世界杯|世界杯预测|16趣谈世界杯欢乐站|16joke.com

通辽青训闪耀光芒 ——足球博士马玉琳诠释“体教融合”新高度
2025-08-19 09:55:25

在通辽广袤的草原上,足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把钥匙,为无数孩子打开了通往广阔未来的大门。今天,我们以通辽足球之星马玉琳的成长故事为切入点,带大家了解通辽市足球运动中心如何通过青训体系和体教融合,为孩子们铺就一条用足球改变命运的道路。

草原女孩的逆袭:

从通辽起步,向世界进发

2000年,马玉琳出生在通辽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初三那年,时任科尔沁区钱家店实验初中副校长的张坤发现了她的潜力,将她引入通辽第五中学足球训练营。在这里,启蒙教练蔡志亮用耐心与热爱点燃了马玉琳对足球的激情。从第一次触球的笨拙,到2015年“市长杯”足球赛亚军的荣耀,马玉琳在绿茵场上迅速成长。

2015年,马玉琳正式加入通辽第五中学足球队,开启了她足球生涯的重要阶段。在这里,她遇到了多位对她人生影响深远的老师和教练。班主任康志强老师犹如她的灯塔,以深邃的智慧和无尽的耐心,为她推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他不仅传授知识,更引领她学会独立思考,在迷茫时给予指导,在失落时给予鼓励,在骄傲时提醒她脚踏实地。

刘喆教练是马玉琳在足球道路上的领路人。他用专业知识和严格训练让她真正爱上了足球,教会她技术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一次次训练和比赛中,刘喆教练的严格要求和精准指挥让她逐渐充满信心,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此外,她还得到了辛晓东教练、董海鹏主任以及众多教练和前辈的帮助,这些人都在她的成长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这段经历背后,是通辽市足球运动中心多年来构建的青训体系在发力。从校园足球的普及到精英训练营的选拔,从教练员的专业化培养到赛事平台的搭建,通辽始终致力于为孩子们提供“踢球即成长”的沃土。正如马玉琳所说:“是通辽的教练们为我推开足球之门,教会我奔跑时永远望向远方。”

体教融合的典范:

学业与足球的双向赋能

2018年,马玉琳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开启了足球与学术并进的新篇章。在郎健、王长权、毕妍等国字号教练的指导下,她从校园足球一步步走向职业舞台。2018年中国足协女乙联赛的首秀、2024年亚洲大体联足球亚洲杯的季军、七次问鼎首都高校联赛的辉煌……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北师大“学训兼优”理念的深刻影响,更是通辽市足球运动中心“体教融合”战略的延续。

在通辽,足球从来不是学业的对立面,而是助力成长的助推器。马玉琳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她以本专业第六名的成绩保送硕士,又以初试第一的成绩晋级博士,同时在足球场上屡创佳绩。她常说:“足球教会我两件事——永不言弃的斗志与高效管理人生的智慧。”面对学业与训练的双重压力,她制定精密的时间表,清晨研读文献,午后参与战术研讨,夜晚加练体能。这种“足球式”自我管理,让她在2024年同时收获亚洲杯季军和学术型博士入学资格。

通辽足球的育人密码:

用绿茵场书写人生答案

马玉琳的成长轨迹,是通辽市足球运动中心“体教融合”战略的最佳诠释。近年来,中心通过三大举措持续释放足球育人效能:

青训体系立体化。建立“全链条足球人才分层培养模式”,以校园足球抓普及,区、旗级青训中心和体校抓提高,通辽市级青训中心抓精英,社会青训机构做补充的发展路径,逐步构建流动合理、层次分明的足球人才培养模式。近5年来,该体系已向高校输送了37名优秀运动员,为更多孩子搭建了通往更高平台的桥梁。

教练队伍专业化。实施“足球教练成长计划”,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和专业指导,帮助基层教练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的育人专家。他们以科学的训练方法和严谨的教学态度,为一批又一批孩子点燃足球梦想,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

赛事平台多元化。打造了“市长杯”“U系列”等品牌赛事,为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竞技平台。通过参与高水平比赛,孩子们在实战中磨砺意志、提升能力,同时开拓视野、积累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在通辽的校园里,每天有超过1万名学生在绿茵场上奔跑。他们中或许正孕育着下一个“马玉琳”,用足球改变命运,用拼搏定义人生。

编辑:张圆

艾莉森·里斯克-阿姆里特拉吉
相关比赛
最新文章